防止虐待儿童会于 1979 年成立,是香港一间专门提供全面保护儿童服务的非政府机构,致力消除各种虐待儿童事件及推广一个关怀及无暴力的环境。根据社署保护儿童数据系统,2020年新呈报的身体虐待个案有 389 宗,占整体虐儿个案的百分比 41.4%,在不同虐待种类中占最多数。我们忧虑有更多的身体虐待个案因 2019 冠状病毒疫情而尚未被发现。管教儿童是需要的,但必须使用非暴力的方法,若儿童及家长能够及早得到协助,相信能有效减少体罚的事件。
4.24 「没有巴掌,守护孩子」展览及小型游戏摊位
本会为响应 4 月 30 日国际「没有巴掌日」,于 4 月 24 日在竹园北邨溜冰场及防止虐待儿童会竹园中心举行「没有巴掌,守护孩子」展览及小型游戏摊位,宣扬「暴力零容忍」及以正面管教的方法去替代体罚的讯息。
疫情下虐儿个案被隐藏
虽然2020年新呈报的身体虐待个案比较2019年大约下降一成(2019年有430宗身体虐待个案),但我们忧虑这是受疫情的社交距离措施所影响,学校及小区设施关闭,定期健康检查及社工接 触的数字亦有所下跌。某些较高危家庭的儿童,失去了由教师、保健员或社会工作者的定期检视机会,而这些定期检视往往能在初期辨识虐儿事件的发生。
亲子冲突加剧
自 2020 年初受疫情影响,学校停课,儿童及家长长时间留在家中,家长更要兼顾老师角色, 造成困兽斗的局面,促使亲子冲突加剧。对于一些有情绪困扰或特殊学习需要儿童的家长,面对疫情带来的失业、收入减少、可接受的服务和支持减少、对身体健康的担忧等,促使他们的焦虑和压力感加剧。部分家长因其特殊学习需要子女不需返学,停了其药物,可能导致儿童出现不少行为和情绪问题。有些儿童亦于疫情期间变得沉迷手机或计算机的网上游戏。随着疫情缓和,他们需要重新适应日常的生活规律及与社会接触。因此在这关键阶段,家庭更需要支持来舒解压力及保持正面的亲子关系。
体罚带来负面影响,导致亲子关系疏离及身心伤害
在香港,家长以管教为理由而体罚儿童的情况仍然普遍。虐儿个案好多时都是由轻微体罚开始,不少研究亦指出身体的惩罚非管教儿童的良方妙药,更会长远影响儿童身心成长,包括:
以学习正面管教方法、聆听儿童心声及定期的亲子沟通取代体罚
正面管教强调与子女建立健康积极的关系,并为孩子的行为设定期望,而不是惩罚子女或禁止子女做什么。孩子需要父母明白他们的发展需要和感受,加上适当的引导,他们才会学习到甚么是可以和不可以做的;父母的认许和鼓励亦能帮助他们肯定自我,建立安全感。长远而言, 正面管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制能力,学习非暴力方法去解决问题,培养同理心和互相尊重。
是时候停一停、想一想,立法全面禁止体罚儿童
虽然体罚的祸害影响深远,香港却未有立法全面禁止体罚儿童。立法禁止体罚儿童早于 1976年,政府制定《幼儿服务规例》规定任何人不得对幼儿中心内的儿童施行体罚。在 1990 年,香港废除了刑罚中的体罚条例,停止向青少年罪犯施以笞刑,即打藤。在 1991 年 9 月,政府亦修订《 教育规例 》,明确规定教师不得向学生施行体罚,但现时在家中以管教为理由而体罚儿童的情况仍然普遍,而且没有法例禁止。不少虐儿个案都是由体罚开始,而严重程度却 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升级,变成身体虐待,因此立法全面禁止体罚儿童是刻不容缓。
本会作出以下建议
1. 本会促请政府立法全面禁止体罚,包括家庭层面的体罚。立法不单可以为暴力定下零容忍 的底线,且具教育作用,让市民理解社会对儿童及家庭的重视。目前全球已有 62 个国家立法全面禁止体罚儿童 (详见附件),并将每年的 4 月 30 日定为「没有巴掌日」,呼吁停止体罚。本会期盼香港尽快成为其中一个立法全面禁止体罚儿童的地区。儿童应享有人的基 本权利,亦不应该或不需要在恐惧及暴力的环境下成长。立法禁止体罚并不等同把所有施 行体罚的家长关进牢狱,而是要传达体罚是社会不接受的所谓教导孩子的方法。如何处理 违法的家长是可以因情况而定,例如强制家长教育及接受社工的跟进等。
2. 本会倡议政府加强及装备父母正向管教的能力,推动非暴力管教,帮助他们掌握合法和正 面的管教技巧,并向有困难的家庭给予协助。同时亦应及早教育大众以非暴力的方法解决冲突。
3. 政府应实施专业同工强制性举报虐儿机制,令专业同工遇到怀疑虐儿事件时不需迟疑,在指定时间内举报,加快专业介入,提供适时适切的支持。一旦学校发现有儿童怀疑被虐待,应立即举报或作出跟进,预防对儿童造成日后更大的伤害。
全球有许多儿童仍在等待实践基本人权,保护儿童免受暴力对待。本会呼吁停止体罚儿童,建 立温暖的家,为孩子营造正面的成长环境。本会致力为家庭提供家访、辅导服务、家长治疗小 组,亦提供求助及亲子支持热线电话:2755-1122,欢迎致电查询服务、寻求协助或举报怀疑 虐儿个案,共同支持及培育儿童愉快成长。
防止虐待儿童会期望每天都是「没有巴掌日」!
下列 62 个国家或地方已立法全面禁止体罚儿童,包括:
|
国家 |
|
国家 |
1 |
瑞典 |
32 |
突尼西亚 |
2 |
芬兰 |
33 |
波兰 |
3 |
挪威 |
34 |
南苏丹 |
4 |
奥地利 |
35 |
佛得角 |
5 |
塞浦路斯 |
36 |
洪都拉斯 |
6 |
丹麦 |
37 |
北马其顿 |
7 |
拉脱维亚 |
38 |
安道尔 |
8 |
克罗地亚 |
39 |
爱沙尼亚 |
9 |
德国 |
40 |
尼加拉瓜 |
10 |
以色列 |
41 |
圣马力诺 |
11 |
保加利亚 |
42 |
阿根廷 |
12 |
土库曼斯坦 |
43 |
玻利维亚 |
13 |
冰岛 |
44 |
巴西 |
14 |
罗马尼亚 |
45 |
马耳他 |
15 |
乌克兰 |
46 |
贝宁 |
16 |
匈牙利 |
47 |
爱尔兰 |
17 |
希腊 |
48 |
秘鲁 |
18 |
多哥 |
49 |
蒙古 |
19 |
西班牙 |
50 |
蒙特内哥罗 |
20 |
委内瑞拉 |
51 |
巴拉圭 |
21 |
乌拉圭 |
52 |
斯洛文尼亚 |
22 |
葡萄牙 |
53 |
立陶宛 |
23 |
新西兰 |
54 |
尼泊尔 |
24 |
荷兰 |
55 |
科索沃共和国 |
25 |
列支敦士登 |
56 |
南非 |
26 |
卢森堡 |
57 |
法国 |
27 |
摩尔多瓦共和国 |
58 |
乔治亚 |
28 |
哥斯达黎加 |
59 |
日本 |
29 |
阿尔巴尼亚 |
60 |
塞舌尔 |
30 |
刚果共和国 |
61 |
几内亚 |
31 |
肯尼亚 |
62 |
大韩民国 |
数据源:https://endcorporalpunishment.org/countdow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