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  A  A

新闻中心

原谅比道歉更重要

日期: 2025.03.25   
原谅比道歉更重要
 
说一句「对不起」容易,还是「原谅你」容易?
 
从前有研究员在不同的幼稚园进行幼儿品格研究,与K.2 幼儿访谈时,研究员问他们,如果有人得罪他们,他们会怎样?有些幼儿会说:「要求那人道歉!」但竟然有几位幼儿说:「道歉也没有用!」当有人得罪他们时,他们会选择以惩罚的方式解决,而非「道歉与原谅」。 
 
为甚么一个大约4至5岁的幼儿会有这样的选择?会否是他曾经历过令父母生气,说了「对不起」却不能感受到父母的原谅,导致对「道歉」失去信心? 其实,当中隐藏着一种对权力的无力感,例如孩子们发现道歉并不能改变被父母责骂的结果,反而令他们更感苦恼。
 
道歉的背后,渴望被爱
 
在亲子关系中,道歉往往被视为一种仪式,一种修复关系的工具。作为父母,我们希望孩子能学会承担错误,并教导他们道歉。孩子道歉,则是为了平息父母的怒气或不满,换取爱与接纳。
 
当孩子鼓起勇气说「对不起」,却没有感受到被父母原谅时,他们的心里会怎样想?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、无助,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。有些孩子甚至害怕面对错误而选择沉默,父母却误以为他们不愿承担责任,最后,亲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,误解越来越深。
 
原谅的意义
 
道歉固然重要,但它只是修复关系的第一步,原谅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。
 
很多父母有时未能放下那份自尊心,这并不意味着忘记或合理化对方的错误,而是选择不再让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生活。原谅是一种自我解放,选择放下怨恨,能让我们从过去的伤害中解脱出来,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。这种自我解放,也是一种爱的表现。
 
原谅的过程对于个人心理健康有着显着的益处。研究显示,原谅能够减少焦虑与抑郁情绪,并提升整体的心理福祉。当我们选择原谅时,意味着在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,而不是被过去的负面经历所左右。这种情感的解放能促进自我成长,让我们更具韧性。
 
有一位女儿因为不小心踢到妈妈而表现出倔强,而妈妈则因愤怒而不再理会她。当父亲回家后,他并没有要求女儿道歉或妈妈去原谅,而是主动将两人拥抱在一起。这个爱的拥抱让女儿和妈妈都流下了眼泪,最终彼此道歉,彼此原谅。
 
当妈妈不愿去原谅时, 同样惩罚自己,一样难过。 这个拥抱,展现了原谅的力量。它不需要言语,却能传递最深刻的情感。爱,让我们有勇气承担过错,也让我们愿意放下怨恨,重新拥抱彼此。
 
因此,当面对冲突时,「对不起」与「原谅你」哪句容易说出口?或许答案因人而异,但可以肯定的是,原谅比道歉更需要勇气和爱。爱能使人承担过错,让我们在面对彼此的伤害时,选择原谅而非惩罚。原谅的力量是爱的延续,让我们勇敢地学习原谅。

*品格生命树幼儿正向生命成长计划研究报告 | St. James' Settlement Rachel Club

是次文章由个案社工郑丽玲姑娘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