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  A  A

新闻中心

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

日期: 2025.03.28   
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
 
 
 
近日有家长向笔者表示,孩子已升读初小,但做事总拖拖拉拉,花了大半天来做功课,看似很忙碌、勤奋,但到了晚上又发现他未完成重要的作业,最终马马虎虎地把翌日要交的功课完成,家长对此感到很无奈。
 
笔者知道不少家长都有类近的烦恼,有些孩子的时间观念较薄弱,并且不太知晓「时间长短」及「日常生活中做事需要优次有序」,这令他们难以建立固定且规律的生活习惯,导致家长在管教时觉得孩子做事慢半拍、爱拖延,甚至因此责骂孩子及出现亲子冲突。
 
其实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「时间观念」,按照孩子的年纪作出相应的时间训练,以下提供几个方法,供育有初小或学前孩子的家长们参考:
 
初生婴儿对时间的观念源于日光变化及生理时钟,对「时间」的抽象概念欠缺认识。对于较年幼的孩子,家长可从教育他们分辨时间长短、时间先后的概念开始,再进展至教育他们了解「倒数1分钟、5分钟」及「昨天、今天、明天」的关连等概念。
 
待孩子掌握到这些概念时,家长可以逐渐让孩子学习时间长度的概念至10分钟、30分钟,甚或1小时,同时家长亦可善用计时器、行事历、闹铃等工具来教导孩子看时钟、日历及月历。继而让孩子规划如何于限时内完成2至3个任务。
 
家长可以巧妙地把这些练习融入日常生活,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建立对「时间」的认识,例如:家长与孩子一同烹饪时,家长可引导孩子思考每个步骤的先后次序,以及不同食材的烹煮时间,让孩子一边享受料理乐趣,一边学习有效规划时间。
 
此外,在等候车或做运动时,可以邀请孩子猜猜过了多久时间,提高他对时间长度的敏感度,有助日后能更准确地掌握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。
 
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,有助他们更有条理地规划日常活动,提高学习效率,并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。如果你发现孩子的时间观念较为薄弱,家长不妨运用上述方法进行练习。虽然孩子可能无法立即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,但相信经过持之以恒的引导与练习,以及家长的陪伴和鼓励后,孩子会有所进步。
 
是次文章由社工Mia姑娘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