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孩子沟通的技巧

在育儿的旅程中,相信每位家长都希望与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,而有效的沟通模式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及有效管教的基础。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增进亲子之间的理解,还能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,继而应对个人成长和发展。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沟通技巧,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交流。
1. 五到:心到、口到、眼到、耳到、手到
这五到是与孩子沟通的关键要素:
- 心到:用心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。
- 口到:用清晰的语言与孩子交流,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- 眼到:保持眼神接触,让孩子知道你在专注于他们。
- 耳到:仔细倾听,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及明白孩子背后表达的意思。
- 手到:适时的肢体接触,如轻轻的拥抱或拍拍肩膀,能给予孩子安全感。
这五个要素结合在一起,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,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爱,乐意沟通。
2. 接纳情绪
大人和孩子都会有不同的情绪,孩子的情绪有时更会变化无常,表达出来的方式也可能让大人感到困惑。家长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,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是被理解和尊重。当孩子表达伤心或沮丧时,家长应该耐心倾听,并用语言确认及反映他们的情感,例如:“我看到你很难过,喊是可以的,如果你想讲可以讲多点给我听。”这样的反应能让孩子感觉到被重视,并鼓励他们更开放地表达自己。
3. 给予孩子足够空间
在与孩子沟通时,应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例如透过开放式问题来引导孩子,如“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?”让孩子有机会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。相反,封闭式问题会令沟通变得单向及阻碍话题延续。然而有时候家长会忍不住不断追问及批判,这会让孩子感到被压迫,继而不愿意分享。
4. 让孩子主导
明白家长想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及想法,不期然会询问自己想知的内容,但有时候这些内容并不是孩子想分享的。鼓励孩子主导对话,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是重要的。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,还能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。孩子和大人一样都会有自己的秘密,容许他们主导想分享的事情及「小秘密」可让孩子安心倾谈及表达所思所想,例如:在周末家庭时间中,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决定活动内容,问孩子:「今天你想我们一起做什么呢?」孩子可能会提议去公园玩、绘画或者做手工。家长可按照孩子的选择行动,并全程专注参与,让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决策,且其选择是被尊重的。
5. 多回应、多赞赏
在沟通中,及时的回应和赞赏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至为重要。当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或成就时,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回应,无论是通过口头赞美还是肢体语言。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努力是被看见和重视的,激励孩子继续努力,并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,例如:当孩子完成了一幅画作,主动拿来给家长看时,家长可以说:「哇,这幅画真的很有创意!我看到你用了很多颜色,特别是这个蓝色,很美!」这样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注意,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努力和成果更有信心,愿意尝试更多创作。
与孩子的沟通是一门艺术,需要耐心和技巧。通过接纳情绪、使用五到原则、给予空间、让孩子主导和及时回应和赞赏,家长不仅能增强与孩子的联系,还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,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。良好的沟通是建立信任和理解的桥梁,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,更重要的是有效管教的基石。
是次文章由计划社工陈木群女士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