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  A  A

新闻中心

爱的言语

日期: 2025.03.03   
爱的言语
 


最近有位妈妈告诉我,她在育儿上常常有挫败感,很容易生气。她是一位十分尽责的妈妈,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照顾及教育孩子上,我常常想:到底亲子互动中有什么事令这位温柔、善良、尽责的妈妈常常生气呢? 有什么方法让妈妈能驾驭自己的怒火? 于是我跟她分享了有关非暴力沟通(爱的言语)的四个要素:
 

第一步:观察事实而不评论
每个人不同的生命经验所形成的惯性,常驱动我们把外界的刺激(事实)直接连结到自己的期望并总结出主观诠释。这样的缺点忽略了不同面向的可能性,也无助于沟通,例如:把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诠释成不认真学习。然而孩子是否真的不想认真学习,还是遇到了困难?在沟通一开始便给孩子贴上不认真的标签,又怎么会有良好的沟通呢?因此,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是要区分客观事实和主观诠释的不同,尽可能客观地陈述自己所看到的人与事,并且不做任何判断,例如:妈妈见到孩子洗脸的时候开始玩水,妈妈的担心情绪立即出现(担心孩子上学迟到),便会催促甚或责骂孩子。其实妈妈只要如实说出看到的或听到的,「我见到你在洗脸的时候玩水5分钟了」。
 

第二步:辨别并表达自己的感受
说话前建议妈妈先了解自己的感受及孩子的感受,妈妈是担心,相反孩子是快乐,两者有不同的感受。妈妈可以在反应个人的感受之余,也明白孩子的感受。
 
第三步:表达自己的需要
我们常常用批评来间接表达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需求。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,但也会引起被批评者的反感/反驳/反抗,例如:妈妈说「你不要玩水了」,实际上是妈妈担心孩子会因此担误了时间,上学迟到被老师罚,那正好反映了她重视孩子纪律及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。惟孩子收到的讯息是:妈妈指责我/很烦、啰嗦等,那便会立即关闭耳朵或拒绝合作/听从。
 
 
第四步:用正向的语言向对方提出明确的请求
正向的语言:请对方做什么,而不是“不做”什么。
明确的请求:要求尽量具体、明确,确保对方完全接收到讯息。
 
例如:妈妈说「请你停止玩水,因15分钟后我们要出门去上学了」。为了表示明白孩子的需要及玩水的乐趣,妈妈可以告诉孩子,放学后或晚上洗澡时给予机会及时间让孩子玩水,妈妈可以说「你今晚洗澡时可以带心爱的玩具恐龙在浴室陪你玩水15分钟」,以达到双嬴及互相合作的家庭关系。
 
 
管教,需要有爱的表达做支撑。教养孩子本来就不轻松,还需要无比耐心。越是负责的妈妈,越容易累积无形的压力。唯有情绪是稳定的,才能说出好的沟通, 让孩子把父母管教的说话听到心中。
 
 
是次文章由屯门中心服务经理温琳姑娘供稿
 
 
#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,资料来源参考非暴力沟通资源中心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