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新认识游戏价值,打造亲子美好回忆
家长每天大约花多少时间与幼儿一同游戏?是什么阻碍你与幼儿的玩乐时间?有不少家长认为每日已花大部份时间上班,下班后想好好休息,所以让幼儿自行玩乐便好。另外,有部份家长认为自己确实花了不少时间与幼儿玩乐,但实质上只是作为陪伴的角色,并不等于一同游戏。
游戏不只是游戏,更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催化剂
游戏是一种乐趣,更有着不同的意义。幼儿喜欢玩乐,这是天性及必需的。根据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言论,幼儿从两岁开始学习自主性,有意识地知道自己的想法。但如果家长太严厉,伤害幼儿的自主感,幼儿会产生对自己的犹疑,并感到害羞。游戏正正是一个媒介让幼儿学习自主及思考。简单如「猜猜画画」游戏,幼儿便需要运用其创造力画出题目,同时亦需运用想像力猜想题目,便已涵盖了智能及创意两个范畴。
幼儿主导游戏,家长勿过度参与
家长每天可花一部份时间与幼儿玩乐。在游戏过程中,家长谨记放下手机,全程投入于游戏中。家长尽可能让幼儿多作主导,让他们订立玩法或多聆听其意见。在过程中,家长可多欣赏幼儿的能力及主意,以具体例子让他们感受到被赞赏,如称赞孩子:「妈妈发现你的反应十分快!」。游戏过程是双向的,家长亦可向幼儿分享游戏的技巧或诀窍。在交流中,寻找到共同话题,亲子关系有所提升。
亲子游戏小锦囊
在选择游戏时,考虑孩子的年龄层至关重要。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认知能力、社交技能和兴趣方面都有所不同,以下是针对各年龄层的游戏选择建议。
幼儿 (2-5岁):孩子着重发展创造力
建议游戏:乐高积木、角色扮演游戏如煮饭仔等。
学习重点:这类游戏可以帮助发展手眼协调、空间感和创造力;鼓励孩子通过模仿学习日常生活技能,提升基本的社交能力。
儿童(6-8岁):孩子着重发展解难能力及批判性思维
建议游戏:可选择《动物叠叠乐》及《签签入扣》等桌游。
学习重点:这类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规则,增强解难能力、计划能力和专注力。
儿童(9-12岁):孩子着重发展更复杂的逻辑推理及团体合作能力
建议游戏:如《矮人矿坑》及《花火》等桌游。
学习重点:这类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结合推理和策略思考,鼓励孩子沟通,增强合作能力,以培养团体合作和分工意识。
善加利用游戏能让孩子在智慧和情感上获得成长。透过具体的游戏例子,我们不仅能启发孩子的智慧,还能加深与他们的亲子关系。在这个节奏快的时代,让我们重新认识游戏的价值,并将其融入到家庭生活中,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、成长,与我们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。
是次文章由计划社工黄静怡姑娘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