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要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
当我们成为父母后,有时候或会被工作压力、家庭日常事务烦扰。若这时候面对子女的顽皮、不听话、反叛,往往就难以冷静处理,甚至用了错误的方式处理。我深信父母都是带着满满的爱去迎接子女的来临,特别是母亲与子女曾经感受着彼此的心跳,建立了深厚的牵连。即使当孩子渐渐长大,我们再回想起他们出生的那一刻,也会让我们重新连结到对孩子的爱和期望。回忆初衷,表达对孩子的爱如初,就是要学会用温暖的方式传递这份爱。
在孩子出生时,我们无条件接纳这个小生命,无论是第一次微笑还是第一次哭泣,都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灵。然而,随着生活的忙碌,这份初心可能会被忽略。我们可能因工作而忽视陪伴,或因家务琐事而变得焦躁。但作为父母,最重要的是透过日常行为表达对孩子的爱,重新思考与他们的关系。
用实际行动表达爱
回想小孩出世的那一刻,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和责任、期望与子女的关系是怎样;用这份初心去引导孩子的成长,并以行动来表达对孩子的爱。我们需要意识到,孩子们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关注、陪伴和爱。因此,爱的表达不应仅停留在心中,而应具体展现于日常互动中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式:
每天预留少量时间与孩子相处,即使只是短短的10-15分钟。这段时间可以与孩子玩游戏、阅读或只是聊天,让他们感受到关注和重视,例如当孩子回家后,可以问问他们在学校的一天过得如何,并用心聆听他们的分享。
当孩子完成了某件事,即使是很小的成就,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,例如当孩子主动收拾玩具、完成家庭作业或帮忙做家务时,应对他们表示感谢和鼓励。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,也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。
当孩子与父母分享他们的想法或感受时,应该放下手中的事物,专心聆听,并给予适当的回应。不要轻易打断或批评,而是先表达理解,然后再进行指导,例如假若孩子感到沮丧,可以先说「我理解你现在感到难过」,再和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成为自我关爱的榜样
父母需要爱自己,保持情绪稳定并成为孩子的学习对象,例如当感到压力时,可以选择做些让自己放松的活动,如散步、听音乐或阅读。父母懂得管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,不仅能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,也能为他们作出相互调节(Co-regulation)的作用,为孩子树立情绪管理的榜样,帮助他们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,在温暖的爱中茁壮成长,并成为有自信、有爱心和有正面价值观的人。
爱不能只藏心里,表达对孩子的爱是要通过行动来展现,让子女能看得到、感受和体验得到,例如在孩子睡前拥抱他们,说「晚安,我爱你」,这样的日常小动作能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连结。父母的爱应该是无条件且持续的,无论孩子的表现如何,也应让他们感受到这份爱。当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或遇到挫折时,不应单纯责备,而是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,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,帮助他们找出解决方案,并告诉他们「无论发生什么事,我都会支持你」。
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,能连结彼此的心灵。让我们以这份爱和初心,引领孩子成长,并为他们的未来感到自豪,共同创造更美好的家庭与社会。
竹园中心服务经理 潘文瀚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