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  A  A

新聞中心

有誰共鳴

日期: 2019.01.15   
小玲(化名)是兩個孩子的媽媽,每當孩子不願寫作業,她就不自控地感到焦慮,繼而指罵和動武,這是我和小玲初相識時得到的資訊。
 
輔導室內,我問小玲:「妳好努力做好本份,但當孩子不寫作業,妳好似感覺到好焦慮,不由自主地罵孩子,對嗎?」

小玲:「係!因為丈夫就收工了……」

鄧:「丈夫收工回家,孩子又未寫完功課,就好似又有事情要發生了。」

小玲:「係!每次丈夫收工,我都好大壓力,他會發囉唆,話我管教不力,又要他出手。其實我已經好努力,我亦不想丈夫辛苦。所以,每一天,我想迫令孩子快快做完功課,求個心安,但總是事與願違……」

鄧:「孩子不聽話,丈夫囉嗦,等如自己又失敗了?」

小玲:「……係……我覺得自己好失敗,所以我好焦急,沒有安全感……」

鄧:「當妳每一天都提心吊膽,怕孩子不做功課,怕被丈夫囉嗦,怕做不好妻子和媽媽的本份,不想失敗。當焦急和不安湧現,妳就不由自主地打罵孩子。」

小玲:「其實我從不想打罵兩個孩子,每次打完之後,我都會心痛和內疚。」

以上是我和小玲在輔導初期的對話,我沒有訓斥她,也沒有教導她,而是抱着好奇和同理心,去理解她行為背後的內心世界,也讓她重新接觸自己的感受和期望。

簡單的說,小玲離鄉別井嫁來香港,婆媳關係不太好,她長期感到孤單和不安,丈夫只專心工作,不太諒解她的心情。久而久之,小玲將情緒投射在孩子的功課之上。

後來,我邀請她丈夫一起參與輔導歷程,小玲丈夫願意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心情。最重要的是丈夫體諒到小玲的心情,亦分享他對太太的重視和欣賞,而且他們亦共識了一些管教孩子的實際安排。

當小玲感到釋然,就再沒有打罵孩子。

我相信,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。我嘗試以人性角度了解當時人,打罵孩子只是外顯的行為,內裡還充滿着當時人的感受、思想和體會。透過互相交流,我協助當時人誠實面對自己,消化和吸收內在經驗,這是最重要的工作。

人們總渴望被看見、被明白。

當我們被看見、被明白。

轉變,就在此時此刻。

社工 鄧偉基